文|赵晓璃
01
不久前的一天,我收到了一名学生Mary(化名)给我的留言反馈。
“晓璃老师,你当时说的话扎心甚至有些刺耳,但事后我仔细回味,我不得不承认你说的是对的,你说出了我内心的侥幸和怯懦……如今的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经过慎重考虑,我已经成功找到了一份工作,我打算立足本专业,从基础岗位好好锻炼自己。”Mary说。
考虑到当事人的隐私,我在此特地对她的故事进行了文学加工及处理,旨在呈现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并尝试给正在读此文的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Mary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姑娘,皮肤白皙,长相姣好,有一个学期正好我带他们班的职业规划课,而Mary对自己的规划俨然“胸有成竹”。
在一次课堂发言中,Mary谈起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Mary说:“倒不是因为我多么喜欢孩子,相反,其实我还挺烦小孩的……但是我之所以选择做幼儿园老师,是因为我看重的是这份职业的稳定,毕竟是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所以我希望自己能考上编制,然后利用业余时间再去发展我的副业,实现稳定和收入双丰收。”
听完Mary的这番发言,我的内心隐隐有一丝担忧。
02
课堂上,我并没有对Mary的这段发言做过多点评,而是私底下找到了她,试图和她进行一些沟通,了解下她的情况和想法。
- “你既然想做幼儿园老师,怎么会选择这个和幼儿园老师完全无关的专业呢?”我问。
- “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自己并不太想做幼儿园老师,所以家人建议我报考一个有技术含量的专业,以后能有发展和上升空间的。”Mary说。
- “确实,这个专业学得好的话,未来发展还是非常可观的。”我说:“现在又是什么时候让你想要当幼儿园老师呢?”
- “稳定吧。”Mary说:“我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么大野心,家里条件也还说的过去,并不非要我一个女孩外出拼命赚钱,所以我还是想以稳定舒适为主,顺带赚点外快就很好了。”
- “有了解过做幼儿园老师需要做哪些准备吗?”我继续问。
- “家里有亲戚做这行的,和我说了情况,我心里也知道了一些。”Mary说。
听到Mary这么说,虽然我心底感觉不对劲,但也没有挑明,只是希望她能够想清楚再做决定。
毕业后的第三年,Mary突然找到了我,说想约我出来坐下聊聊。
我按时来到了约定的地点,只见Mary一脸愁容。
- “晓璃老师,我辞职了。”Mary说。
- “辞职?你毕业后做的什么工作?”我问。
原来,Mary毕业后就投入到幼师的备考中:她考取了幼师资格证,参加了相应的考试及面试,幸运的是,她报考的幼儿园那年报考人数不多,而Mary则被录取了。
- “既然做了你之前想做的编制内工作,为何现在又不干了呢?”我问。
- “不做不知道,一做才发现,这哪里是老师啊,简直就是保姆……”Mary开启了她的吐槽模式。
等Mary吐槽了十分钟,我说:“可是这份工作稳定啊。”
“但没有什么钱啊,”Mary说:“本来我打算在稳定的工作之外开展一份副业,可以弥补主业收入的不足。结果发现,这份工作把我的时间占的是满满当当。上完一天班我就感觉特别累,什么也不想干,就想躺着休息……哪里有什么心思做副业啊?!”
03
“所以有了稳定,你还想有钱,但是之前稳定的工作给不了你想要的收入,所以你做出了离职的决定,是这样的吧?”我问。
Mary点了点头。
“后来呢?”我问。
Mary说,她辞去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后,来到了一家早教机构应聘上了课程顾问一职。
“主要是被课程顾问招聘启事中的薪资给吸引了。”Mary说:“我看上面开的薪资很有诱惑力,就去应聘了。但做了才知道,所谓的课程顾问原来就是销售,具有诱惑力的薪资是建立在你完成了销售任务的前提下的,而每个月的销售任务真的想要完成,其实还是很费力的。”
按照我之前的咨询经验来看,想要做好早教课程顾问,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销售能力,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否则你压根说服不了那些家长,对方自然也就不会掏钱把孩子交给你所在的早教机构了。
然而Mary的问题在于,她从小到大的家庭环境较为优渥,一直以来都是自我为中心,既没有赚钱的强烈渴望,也没有足够的换位思考的意识和经验——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这段职业尝试以失败告终。
后来Mary陆陆续续尝试了好多工作,但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告终。
当我听完Mary的讲述后,我说:“有些话说出来可能不那么好听,但作为曾经带过你课的老师,我觉得还是说出来对你会比较好。”
“好的,老师,你说吧。”Mary说。
“你是在做选择,还是在找退路?”我说:“你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渴望赚钱,于是考进了编制,但你发现编制内的工作无法满足开发副业的欲望,所以跳了出来四处折腾……在我看来,也许你从小到大确实吃穿不愁,但你的内心依然缺乏安全感,因此一开始,你会把找份编制内的稳定工作作为目标与追求。可你的内心又渴望赚钱,于是你开始踏入销售领域进行尝试,只不过尝试失败了而已——换句话说,你希望主业稳定、业余时间做副业的想法,不过是在给自己编织一个轻松赚大钱的虚妄的梦。”
Mary低头不语,像是陷入了沉思。
04
在我看来,编制内和编制外的差距,远远不只是“钱”这么简单。
编制内的工作表面上看起来收入稳定,但它的工作量、压力和强度并不比编制外的工作少,与此同时,编制内的工作更需要当事人有一定的职业理想和济世情怀。
换句话说,如果你只盯着钱,恐怕编制内的工作会让你失望,因为没有一定的沉淀与基层磨练、耐不住琐碎与无趣,你将永远无法领略到更高的视角——这个时候,你会感觉编制像是一种无形的牢笼,将你死死困住,而你却贪恋它的安稳,与其说无法离开,不如说不愿离开。
编制外的工作表面上丰富多彩,看上去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但问题在于,编制外的工作没有编制的保障,需要直面市场风险——它需要有事业心、敢于拼搏、勇于冒险的人加入,在这些人眼中,风险意味着机会与潜力。
但如果你只幻想体制外工作能够赚大钱,却试图绕过市场风险,不想吃苦不愿冒险,这样的好处也不太可能白白地送到你的面前——这个时候,你又会无比怀念编制内的安稳,你会感觉编制外的世界残酷而无情,它不管你的情怀与理想,直接用自己的规则评判你能否在这场游戏中幸存下来。
Mary当时的思想,是典型的“想占尽所有好处”的思维方式:她说自己不想做无用的努力,但话说回来,在事情没有结果之前,我们无法武断评判之前的付出和努力到底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
“你想要稳定,就需要承受里面的琐碎和无趣,就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你想要精彩,就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放得下面子弯得下身段……编制内和编制外工作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地,想要尝到这两种工作的甜头,都需要多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坚持。而如果你试图绕过这个漫长的过程直接摘取丰收的果实,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我说。
- “所以晓璃老师,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Mary问。
- “答案从来都不在别人这里,该说的我都说了,你应该多问问你自己。”我说。
也就是前几天,当我收到了Mary的反馈后,我明白,如今的Mary已经变得成熟多了,她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并且也做好了为自己未来负责的准备——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成功并非结局,失败亦非末日。唯有持续前进,才是真正的成功。”——温斯顿·丘吉尔
—END—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璃语生涯创始人。著有《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等,2021年新书《能力突围:职场加速成长的底层逻辑和方法》持续热销中。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出处,违者必究!
声明:西奥网的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 璃语职美人 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415903831#qq.com 删除。
声明:西奥网的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415903831#qq.com 删除。本文链接:http://www.cqkkjn.com/57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