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被叫停的\”百花\”已悄然重开。网络图
东方网10月13日消息:今年5月下旬,受家长疯狂追捧的百花学习塾曾被官方证明其6个教育点均无教育培训资质,并一度被叫停报名收费。然而,今年8月,百花就已重新悄悄开班,部分校区甚至在10月份进行扩招。
针对低龄幼儿的百花类培训机构为何近年来受到家长疯狂追捧?教育专家无奈地表示,“早教培训热”和家长盲目的“过度择校”不无关系。“其实,现在学校之间的差异,远没有社会宣传的那么厉害。学区化、集团化等合作办学都是教育均衡化的显现,家长应该更理性地对待升学,而不是盲目跟风。”
家长不在意“资质”
百花学习塾是一家以开发思维能力为卖点的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对象都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一边是低调开班,另一边却是资质依旧缺乏。今天上午,记者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时发现,注册登记在徐汇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上海百花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共有6家加盟商,其经营范围仍然为教育信息咨询,并特别标注了“不得从事教育培训、中介、家教”。
但是,一位在徐汇校区上百花中级班课程的家长告诉记者,8月份家长就陆续接到了重新开班的通知。“只要孩子能上一所民办小学,百花有没有资质我都无所谓。”
校际差异被“误读”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说,疯狂培训班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家长希望孩子多学一点,本意是好的。但是,许多时候当焦虑和跟风思想作祟,家长的心态就变得不好了,尤其是当培训和择校挂钩,家长总觉得别人学了我不学就是吃亏。”
“不可否认,现在的培训热,尤其是低年龄的培训和民办学校受追捧有一定的关系。实际上,民办学校招生过程中的面谈、面试,确实也让部分培训机构钻了空子,以应试为目的达成了机构的迅速扩张。”张人利说,家长们对教育的“差异”定义是有误读的,这种误读也导致了他们的“过度择校”。在张人利看来,第一个误读是“校际差异”,一厢情愿地觉得民办胜于公办,民办就是所谓的“名校”,其实,上海教育行政部门多年来一直在做的学区化、集团化,以及各区县里的结对、合作办学等,都令学校和学校间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差异缩小,公办学校同样能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第二个误读是“学业差异”,家长包括社会看中的往往是最终的学校升学率和升学成绩,但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应该看它是如何帮助学生成长,也就是在校期间一个孩子学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抢跑”不利于成长
张人利说,市教委近年来一直在推行小学的“零起点”教育,部分家长不以为然,“零起点”实际上是有科学道理的。“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情,课外补习同样道理。就比如,在我们学校,一年级孩子学跳绳,跳不好绳子的,十个里面九个是小月份生的孩子,这和他生理发育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过了半年自然就会跳了。又比如,我们一年级没有数学课是项传统,同样的数学课程,一年级孩子要花三四节课,而二年级孩子一节课就能全部掌握。这就是遵循孩子成长发展规律。”
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说,现在越来越强调,一个孩子的人生发展不再对一个职业从一而终,这就要求他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调动学习能力、克服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家长的眼光也要着眼未来,不能用过去的认知来为孩子设计所谓人生发展。学习习惯、兴趣、方法,才是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在这三方面,我们家长都大有可为,只执着于强化知识的补课,实际上是舍本逐末。”
声明:西奥网的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 东方网 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415903831#qq.com 删除。
声明:西奥网的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415903831#qq.com 删除。本文链接:http://www.cqkkjn.com/22431/
评论0